风声鹤唳了小半个月,正式规定终于出台!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通知:
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
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普通型保险停止销售。
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
预定利率超过上限的分红型保险产品停止销售。
简单来说,未来两个月市场将迎来大换血,
旧产品停售,新产品限高。
预定利率下调已经板上钉钉!
之前,我们提到过,预定利率的下降会影响所有的长期险种,
包括:重疾险、定寿、增额寿、年金险、分红险、万能险等,这是切身关系到每个人的。
本篇内容梧桐君请到了:梧桐树保险经纪专业的产品精算师团队
我们让公司的精算师帮大家分别演算了3.0%和2.5%预定利率下各产品的价格和利率情况。
结合数据跟你说说,预定利率下调,到底对你有啥影响?
【理财类保险】
你能拿到的可用利益更低了!
购买过理财类保险的朋友,
肯定有无数的代理人和经纪人给你们进行过利益演示和对比!
在预定利率3.0%的时代,
增额寿和养老年金的现价IRR,
长期来看一般在2.9%左右,可以接近3.0%。
也就是说,无论外界经济情况如何,都能够按照这个利率在保单里稳定增长。
当预定利率变成2.5%,那就意味着可用利益直接缩水!
我们让公司的精算师团队帮大家测算了预定利率下调前后,
各保单的具体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增额寿】2.5% VS 3.0%,现价预计下降12.8%
增额寿类产品,按照30岁男性,年交10万,5年交去演算:
2.5%预定利率产品,第30年末的现金价值,预计比3.0%产品下降12.8%。
(3.0%对比2.5%增额寿现价及IRR对比,IRR为内部收益率非实际收益)
(上图为精算师测算数据,30岁男年交10万)
现价超保费时间不变,
保费翻倍的时间延长5年,保费翻3倍的时间延长8年!
举个直观的例子:
同样的保费和缴费年限,
本身56岁就能拿到50万的现价,预定利率下调后61岁才能拿到这么多。
怎么不算另一种意义的延迟退休呢?
2、【养老年金】2.5% VS 3.0%,领取预计下降16.9%
养老年金产品领取预计下降16.9%,30岁男性,年交10万元,10年交。
同样的保费和缴费年限,每年可领取的养老年金减少了1.9万元。
(3.0%对比2.5%养老年金每年领取)
如果这样说你没有概念,我们再延伸一下:
你在9月1日前买养老年金,60岁开始领取,10年能领约112万元;
但是9月1日后买养老年金,60岁开始领取,10年只能领约93万元。
0.5%的利率差,就足足少了20万元!
差额足够买一张可以旅游21个国家,长达117天的环球游轮的船票了。
(图来自网络)
【保障型保险】
你要付的保费更高了!
首先跟大家科普一下保费的构成因素,
【预定发生率】风险发生的概率
【预定附加费用率】费用成本
【预定利率】投资收益率
(图为长险定价要素说明)
其中预定利率代表保司给客户所交保费支付的“投资收益率”。
预定利率下降,保险公司就需要收取更高的保费来覆盖未来的保险责任,从而导致保费上涨。
因此本次的预定利率从3.0%下降到2.5%,
重疾险和定期寿险等保障型保险的价格都会增加。
我们同样让精算师团队分别演算了,
在3.0%预定利率和2.5%预定利率下,少儿和成人购买重疾险的各项责任的价格。
(3.0%对比2.5%各项责任预计涨幅)
根据测算结果可知:
1、成人重疾基准价格预计涨幅14%
2、少儿重疾基准价格预计涨幅28%
想要购买重疾险的朋友需要注意!
未来配置相同的保额,要支出的年交保费会更高!
注:以上演算数据都是定价利率3.0%和定价利率2.5%的产品费率、利益对比,所有其他影响定价的因素都不变,仅展示定价利率对产品的影响;
测算结果,包括资金回笼和保额等,都是按比较极致的情况测算的,未考虑任何价值指标,所以只能参考变化趋势,与保司测算可能存在出入。
抓住3.0%窗口期!
8月倒计时开始
根据上述内容可知,
在9月调整后,所受影响最大的或许就是我们普通人了,
想要投资,获得的利益更少了;想要保障,付的钱又更多了。
对于那些想做长期规划,还在观望理财类产品的朋友,
你或许已经在经纪人那里做过保费测算和利益演示。
预定利率下调是大势所趋,
2019年,保险产品的预定利率还在4%左右。
之后在不同时间段分别下调,
一直降到即将到来的2.5%。
本月将是你最后能够抓住3.0%利率的时刻!
对于还没有健康保障的朋友来说,
也可以趁这个机会及时购置一份重疾险。
目前市场正在面临调整,鱼龙混杂,
千万不要两眼一抹黑,盲目入手,
梧桐君已经整理好了宝藏产品榜单,
各类险种都有,都是市场第一梯队的优质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