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养娃不焦虑? 你可以学着这样做!

想要养娃不焦虑? 你可以学着这样做!
2024-05-20
保险规划孩子保险

年前,参加了一个小侄儿的周岁宴。

作为家里最会算数、年纪最小的姑姑,梧桐君直接被安排当了“礼簿先生”,负责收礼记账。

堂哥家亲戚比较多,有50多户,最后加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大红包”,总共收到了将近8万礼金。

听堂哥说,小宝的周岁宴礼金他一分都不会动,包括去年满月酒收到的10万礼金,他都会帮小宝攒下来,当作成长备用金。

听完梧桐君不禁感叹,一岁小宝存款都比我多!

但再细算一下也不对,养一个小孩哪里只需要18万!

一、养娃要花多少钱?

常言道,人生五大苦,生老病死残。

做父母的,要尽可能在孩子出生前,根据自身的成长经验,为孩子一生可能面临的“五苦”风险,提前做好全面保障。

尤其是新生儿的抵抗力较弱,一旦不幸生病,治疗起来就非常复杂,费用也十分昂贵。

所以,很多家长会在孩子出生后,第一时间先解决掉最不可控的“病死残”隐患——通过购买少儿重疾险,来转移不确定的经济风险。

剩下的养娃日常开销,则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手头宽裕就多花点,紧了就多省点。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重疾险买是买了,可为啥还是觉得没有安全感呢?

很简单,因为新生儿的健康固然很重要,但其他需要花钱的地方也很多,疫苗、奶粉、尿布、玩具、衣服,长大后的学费、生活费、兴趣班报名费、婚嫁金等等,想想就很头痛。

2024年2月21日,“育娲人口研究”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指出:中国养娃到本科毕业平均花费68万元,其中上海和北京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分别高达101万、93.6万。

这还不考虑大病大灾、通货膨胀因素,哪是一款重疾险能“包圆”的!所以大家感到焦虑也很正常。

二、如何为孩子全面保障?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为孩子规划科学的人生保障方案呢?

这里梧桐君先卖个关子,暂时先不说结论。

因为如果没有弄清楚“养娃对一个家庭的财务责任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说再多都是形而上的,大家只知道方案好,但不知道为什么好。

所以,梧桐君想先带大家梳理下“养娃”背后的财务规划逻辑。

篇幅有点长,梧桐君分3个部分来说。

1、养娃对应的财务责任

从财务规划视角来说,“五苦”风险,其实可以更简单地分为2大家庭财务责任:

1类:被动财务责任,对应疾病、伤残、死亡;

2类:主动财务责任,对应生存、养老。

前者具有偶然性,一旦发生,就需要家庭被动支出一笔费用,包括治疗费、护理费,以及因照顾小朋友而产生的误工费等。小伤小病的话,几千块就能搞定,大病重疾就比较多了,5万、50万、上百万都有可能,是对家庭突然的、严重的经济打击;

后者是指人这一生中一定会发生的、持续的财务责任。虽然它不需要家庭突然支出一笔巨款,但涉及的总金额很大,贯穿人的一生。

2、解决“养娃财务责任”的底层逻辑

众所周知,保险可以转移财务风险,应用得好的话,可以有效保障孩子的一生。

常见的少儿保险规划一般分2种:

第一种:一份传统重疾险

第二种:一份百万医疗险+一份增额寿

前文所述的养娃思路偏向第一种:

被动财务责任方面,用意外险、医疗险或重疾险等消费型保险来做足保障,抵御突发性风险;

主动财务责任方面,则没有清晰的财务规划。

显然,这种养娃思路是不科学的。

“病死残”要保障吗?肯定要!“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人生的财富”,不先做好生命安全与健康保障,其他一切都是空谈。

但不能顾此失彼,把“大头”主动财务责任弱化了。

“被动财务责任+主动财务责任”并线、“主动财务责任为重”的底层逻辑不能乱。

为什么说主动财务责任是“大头”?

①因为主动财务责任的确定性更强。

“病死残”说到底是概率性事件,而真正会让家庭持续性支出的,是贯穿孩子一生的教育金、婚嫁金、创业金、养老金等,这些一定会发生的支出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因为主动财务责任的确定性更强。

前文提到,在没有大病大灾的前提下,从孩子出生到大学毕业,至少要花68万,要是再算上后续婚嫁金、创业金,至少也得100万了,远远超出了重疾治疗费用,要未雨绸缪。

因为主动财务责任是持续的幸福。

主动财务责任是父母给孩子提前准备的安全感,守护的不只是生命健康,更是孩子一辈子的幸福生活,体现的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所以说,在为孩子做保障时,不能忘记了主动财务责任。

3、如何解决“养娃财务责任”?

那我们具体应该怎么解决“养娃财务责任”呢?

一句话,花最小的预算,做最稳的配置

用杠杆更高、消费预算占比最小的医疗险,来做家庭被动财务责任保障;把多出来的预算,放到孩子的人生财务规划中,让家庭财务能力覆盖每一阶段的家庭财务责任,给孩子稳稳的幸福。

这里,我们还是先弄清楚两个关键概念。

①消费。任何花掉以后,你可以享受到它的价值、它的服务,但后续却不能给你带来增值或现金流的都是消费。

②资产。能给你带来稳定的现金流,或者财富增值的,才是资产,可以通过不同的配置结构,来规划自己未来的财务状况。

从这个视角来看,意外险、医疗险、重疾险这种消费型、偏消费型保险,对家庭来说,是消耗品。

而理财,比如为孩子配置一份增额寿,那这份保单就是资产,未来可以不断增值,随时有用,不是消耗品。

所以消费型保险占用的是家庭当年的预算支出;而理财是资产配置,强调的是家庭已有资产的配置结构,与预算无关。

有了这个基础,我们再来看如何平衡家庭财务能力家庭财务责任

1)如果家庭的经济收入预期不足,那就要控制消费,把重心转移到资产配置上。即,通过理财来做稳“家庭经济的底盘”,未雨绸缪,抵御未来更长远的主动财务责任。

这时,养娃的财务规划思路,就应是预算更低的医疗险+意外险+主动理财和资产配置

2)如果家庭的经济收入预期还可以,那么就可以配齐不重复的消费型保险,尽可能地通过消费型保险,去做被动财务责任的防御杠杆。因为,重疾险和医疗险的保障不重叠。

这时,养娃的财务规划思路就可以是医疗险+意外险+少儿重疾+主动理财和资产配置

总结:消费预算足,建议都配上;预算不足,可以先只配医疗险。但责任更重、更确定的养娃钱,要提前用理财型保险,提前锁定养娃的资金需求。

三、选医疗险?靠谱吗?

可能有人会问,选医疗险而不是重疾险?是不是有点太冒进了?

先说结论:

这里,梧桐君不否认重疾险的强大保障功能,只是觉得在当前“利率下行、居民消费意愿相对收缩、储蓄意愿不断增强”的环境下,“医疗险+增额寿”或许是更加符合我们消费心理和消费趋势的少儿险种配置思路。

再讲理由:

首先,医疗险可以对因治病产生的住院治疗费用,进行报销,同样能起到转移被动财务责任的作用,而且它的保费比较低。

以广受青睐的金医保少儿长期医疗险(0免赔)为例,在有医保的情况下,0岁男宝,首次投保保费只需591元,年度保额就可达400万,且保证续保至18周岁,其间续保保费逐年降低,总保额可达800万,杠杆非常高。

1716171860488016535.png

*金医保少儿长期医疗险(0免赔)保险费率

其次,医疗险性价比高,可以补充未达到重疾险赔付标准,但实际也很贵的其他疾病治疗费用。

例如,近两年很多婴幼儿因感染支原体、甲流乙流而住院治疗,一住就是好几天,动辄就是一两万,这些费用虽然高,但重疾险是没办法赔付的,而医疗险可以做到实报实销。

当然,由于医疗险是实报实销,得先自己付钱,再由保司报销。所以医疗险没办法像重疾险那样,在确诊后一次性赔付规定保额,到时候可能会出现,在治疗时现家里一下子拿不出来很多钱的情况。(但这点可以解决,后续接上)

而且,重疾险其实可以看作为一种“收入损失险”,它赔付的保额,除了可以覆盖疾病治疗费用外,甚至还有可能补充到“父母因照护生病子女而产生的收入损失”,这是医疗险做不到的。

这时,就要看是想要“奶妈式”的无差别兜底,还是想要“重疾特定战斗士”的高额保障了。

不过,众所周知,做高重疾险的保额,就意味着更高的保费。

目前第一梯队少儿重疾险,必选责任的保费大概在3000-4000元,附加多次赔付、额外赔付等可选责任,保费能上5000元,和医疗险的保费差距还是比较大的,至少3000元。

所以,梧桐君认为,如果家里有退休的爷爷奶奶帮忙照看孩子,需求是想让孩子看得起病,那么医疗险真的值得考虑。

最后,我们可以将在家庭被动财务责任上节省的预算,拿出来,投一份增额寿。

让保单利益按照约定利率,长期、稳定增值,抵御通货膨胀。从长远视角提前规划,让家庭财务能力覆盖日后养娃的教育金、婚嫁金、创业金等一系列主动财务责任。

例如,用小宝在满月酒和周岁宴上收到的18万礼金来做规划,加上每年在医疗险上节省的费用18*3000=54000,差不多24万元。

我们以年交4.8万,交5年,投保招商信诺利多多3号(分红型)为例:

保险规划,孩子保险

*注:红利是非保证的,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某些年度可能为0

可以看到,在分红实现率100%的前提下,小宝6岁上幼儿园时,总退保金为241106元,已经超过了总保费。

这时我们申请减保4万,作为孩子的幼儿阶段学费,到孩子12岁小学毕业时,总退保金还有252979元

这时我们再申请减保4万,作为孩子中学时期的学费,到孩子18岁上大学时,总退保金还有267915元,还是比已交保费多。

这时我们再申请减保4万,作为孩子大学时期的学费,到孩子毕业时,总退保金还有265511元

相当于小宝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学费,只用保单的增值部分即可搞定,完事儿手里原本的24万还变成了26万!

看到这儿,想必大家就能理解梧桐君所说的“提前规划家庭主动财务责任”的重要性了。

好,我们再往后看,到孩子30岁成家时,总退保金还有360493元,这笔钱当作小宝的结婚彩礼,也是够的。

如果到时小宝工作比较顺利,可以自己出彩礼,不必动用保单,那还可以让保单继续增值,博取更高利益,让小宝在退休后也能有一笔非常可观的现金流。

最后,回应一下前文提到的,如果孩子不幸患病,需要家里一下子拿出一笔钱的情况。

目前,很多增额寿产品都支持保单贷款,如果小宝如果不幸罹患重疾,家长也申请保单贷款,先解决疾病治疗的费用,后续医疗险报销下来了,再还给保司,也是很方便的。

所以,选医疗险冒进吗?不冒进。

一份医疗险,解决在养育小朋友时,可能面临的家庭被动财务责任;1份增额寿,覆盖小朋友成长每一阶段的家庭主动财务责任。

两份保单,守护孩子一生的健康与平稳生活。

写在最后

其实我们做父母的,能给小baby提供的无外乎5点:健康的体魄、健全的品德、良好的生活习惯、充足的生存资金,以及如何运用资金来平稳度过一生的能力。

今天,梧桐君主要介绍的是后者:充足的生存资金、运用资金的能力。

一个是底气,一个是能力,相信拥有了这两者,不管孩子将来做什么,Ta的一生,大概率也不会过得差。

当然,每个家庭的情况和需求不同,对应的保险保障方案也会有所差异。

手机APP
下载梧桐树APP
投保、理赔更快捷
客服热线
400-9955-788
意见反馈
2000元儿童
全保险方案
6000元成人
全保险方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