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寿保险市场中,定期寿险已经牢牢占据了上风。定期寿险具有低保费高保额的特点,健康告知也更宽松,性价比非常高。
对于绝大多数工薪阶层、普通家庭的人们而言,定期寿险就是一种稳稳的幸福。
与终身寿险不同,定期寿险具有明确的保障期限,也因此在保费支出相同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相对更高的保额。
那么,定期寿险的保额达到多高,保到多少岁,才能真正称得上“稳”呢?我们接着看!
保额与保费承担能力挂钩
人寿保险的保险金,其主要作用是在被保险人身故后,代为偿还房贷、车贷等债务,赡养父母、养育儿女、维持家人日常的生活开销。
因此,家庭经济支柱的身故保额最好能够覆盖家庭各项负债。如果夫妻双方均有收入,收入更高的一方应当配置更高保额。
保费支出如果过低,无法带来足够的保障,而保费支出如果过高,又会带来较大的经济压力,背离保险的初衷。一般普通家庭每年保费支出占税后收入5%左右为宜,最好不超过税后年收入的10%。
计算定期寿险保额的三种方法
1.收入倍数法
这个计算方法最为简易,方便推算。
保费不要超过税后年收入的10%,而身故保额要达到税后年收入的十倍以上。注意这里的身故保额包括意外险、重疾险的身故责任,年收入以前一年固定、税后净收入为依据。
配置完成后,即使不幸发生身故,也可以保证10年内家人有钱还贷和维持现有的生活水平。
2.生命价值法
定期寿险保额=(退休年龄-投保年龄)×(年均收入-年均支出)
例如小王今年30岁,有房贷125万,预计60岁退休,去年收入12万,税后10万,支出6万,买保障至60岁的定期寿险,保额应该为(60-30)×(10-6)=120万。
考虑到房贷以及其它险种的身故保额,一线城市建议定期寿险保额最好达到100万左右,其它城市可根据当地经济水平适当降低保额。
3.财务需求法
通过计算个人或家庭中的主要经济支柱发生不幸身故或全残,家庭生活所需费用扣除现有资产,扣除既有资产,所得缺额作为寿险保额的估算依据。
寿险保额=家庭需求=家庭总资产-家庭总负债
具体步骤:
· 确定目前的家庭总资产(包括储蓄、有价证券、投资型房产,已有的人寿类保额,家庭其他成员未来的收入)
· 估算未来的家庭负债和花费总和(包括各类对外负债、家人所需生活费、子女教育费、老人赡养费,丧葬费等)
· 计算两者之差,即为是寿险的保额。公式:家庭需求=家庭总资产-家庭总负债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保险公司对不同城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士投保有不同的保额限制,购买前要了解清楚。
定期寿险保到多少岁合适?
定期寿险常见的保障期间包括保10年、20年、30年或保至60岁、70岁、80岁,到底保到什么时候才最合适呢?
· 预算有限,至少投保到60岁。
按照目前的政策,女性55岁退休,男性60岁退休。退休后经济收入降低,孩子也长大成人,接过了家庭的担子,就不怎么需要寿险保障了。而且60岁以后,死亡率急剧上升,对应的保费成本也会大幅上升。因此,定期寿险保至60岁是非常经济实用的。
· 一二线城市,至少投保至70岁。
一二线城市很多人都是在三十岁以后买房,房价普遍较高,还完巨额房贷可能就已经六七十岁了,因此退休后的这段时间依然需要寿险保障覆盖这部分的债务,定期寿险可以设置为保至70岁甚至更久。
列举几款优质的定期寿险产品,可以看到,选择50万保额,保至60周岁,20年交,一年保费仅需千元左右,如果选择30年交,保费更加划算。保障期限的选择都非常灵活,最高保额可达到300万,不同预算的人们都可以按需进行配置。
小结
定期寿险能以更低的代价为家庭抵御更大的风险,带给家庭更多的安全感。对于有寿险需求的人而言,定期寿险的性价比无疑是最高的,方便更好地协调保额、保障期间和保费。人活着时为家庭创造价值,倒下了,保险也能继续守护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