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保险网_银保监会网销许可的正规保险平台 横琴无忧人生2020重大疾病保险
首页>行业新闻>保险资金酝酿潜挖不良资产

保险资金酝酿潜挖不良资产

更新时间:2017-06-13 09:57 作者:梧桐树保险网

摘要

上海医保卡余额购买商业健康保险项目是上海市政府重要的民生实事项目之一,从今年1月1日起,上海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可自愿使用个人医保卡账户历年结余资金购买商业健康保险。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资产管理行业却成为一座有待挖掘的“宝库”。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银行信贷资产中不良贷款规模高达1.51万亿,不良率1.74%。银行不良资产的持续增加,加上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以及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总规模已逾10万亿。

  不良资产处置机遇与挑战并存

  目前,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已逐步形成一个新的市场。在“去产能、去杠杆、去库存”的大背景下,不良资产供给上升。银行不良资产的持续增加,加上非银行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以及非金融企业不良资产,总规模超过10万亿,为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发展提供了空间。

  从不良资产处置看,市场处置主体快速增加,处置方式持续创新。尤其在经济下行周期中,不良资产处置难度明显加大,资产管理机构准确评估和判断不良资产价值与风险的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证券化、债转股等处置方式的创新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实践。

  从政策制度环境看,政府持续完善相关制度,鼓励市场参与,鼓励处置方式创新。201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市场化债转股有望成为未来不良资产处置的重要手段,同时鼓励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等多种类型实施机构参与开展市场化债转股。

  从投资业务特点看,一方面,从长期性而言,不良资产投资具有跨周期的属性,即在经济下行时不良资产供给增加,也是不良资产投资的建仓期,随着经济复苏,不良资产估值上升,投资人可获取跨周期溢价。另一方面,在当前银行不良资产的供需背景下,行业平均收益率达15%-20%,能够较好地满足机构投资者获取绝对收益的需要。同时,不良资产投资在信息获取、估值定价、行业研究以及法律运用等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具有较强的风险识别、控制和管理能力。

  保险机构可直接、间接参与不良资产投资

  近年来,在政策、市场、需求等因素综合作用下,不良资产的投资正越来越受到包括保险机构在内的市场主体的广泛关注。不良资产业务的跨周期及高收益特征为“资产荒”环境下保险资金的配置路径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综合考虑我国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市场和保险资金投资需求,保险机构间接和直接参与不良资产投资业务有两条路径

  第一,保险机构间接参与不良资产投资。

  主要包括三种方式:一是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投资。投资不良资产证券化产品收益稳定、抵质押充足、资产质量好,能够有效地在配置压力下拓宽险资金融产品投资路径。

  二是投资不良资产私募股权基金。不良资产处置业务对投资管理团队的专业度有着较高的要求,险资可以考虑与资深资产管理人合作,作为LP投资不良资产私募股权基金。

  三是设立或入股地方资产管理公司。

  保险机构可以与地方合作设立资产管理公司或入股资产管理公司,以获取不良资产业务资源,利用专业管理团队的能力获得稳定收益。

  第二,保险机构直接参与不良资产投资。

  一是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可探索资产支持计划、债转股相关业务。保险资管机构可探索以不良贷款、非银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以及企业应收账款坏账为基础资产的资产支持计划,以活跃资产支持计划业务,把握不良资产处置的直接机会。

  二是保险机构直接收购不良资产包进行处置。保险机构直接收购不良资产包进行处置需要内部有专业的投资管理团队,具备不良资产处置全流程的业务能力。相比而言,此种方式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保险机构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和大资管市场的重要主体,尽早布局该领域有利于落实服务实体经济、提升配置收益水平、增加行业投资及风险识别能力。

保险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