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消费者是刚开始接触保险,或者对保险相关的知识不是很了解,那么在看保险条款时,可能会比较茫然,因为保险合同中有很多专业名词,可能比较晦涩难懂。不过消费者只有搞清楚了专业名词,才能进一步了解保险条款,维护自己的利益,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最基本的,保险条款中会有各种“人”,保险人、被保险人、投保人、受益人等,你都分得清吗?
1.什么是保险人?
首先,保险人应该是比较容易让消费者产生误解的了,因为它并不是指代某个具体的人。保险人,是指经营保险业务、与投保人订立保险合同、享有收取保险费的权利、并对被保险人承担损失赔偿或给付保险金义务的保险合同的一方当事人,一般就是指保险公司。在各国,保险人在法律上的资格都非常严格,想要经营保险业务必须要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审查和认证,保险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包括整顿、破产和接管等都有国家在后面托底,因此对于很多消费者的疑问——“保险公司会倒闭吗?倒闭了保单怎么办?”,大家大可放心。
2.什么是投保人?
投保人相对来说还算是比较好理解的,书面上解释的话,它指的就是与与保险人订立保险合同,并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负有支付保险费义务的人。简单说就是谁投保,谁就是投保人。不过想要成为投保人,还是有几个条件的,一是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二是必须具有按时缴纳保费的经济能力;三是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一般情况下,在投保人身保险时,投保人只能给自己、父母以及孩子投保。
3.什么是被保险人?
被保险人,与投保人一样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即指财产或者人身受保险合同保障的人。被保险人与投保人一样,也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不同类型的保险限制不一样。比如,在财产保险中,被保险人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而人身保险的被保险人就只能是自然人;在以死亡为给付条件的保险合同中,被保险人不得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4.什么是受益人?
关于什么是受益人,之前我们也讲过。按保险法相关规定,是指人身保险合同中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的享有保险金请求权的人。说白了,就是购买保险的人一旦发生风险,由谁来领取保险金。其中,受益人又分为法定受益人和指定受益人。
综上所述,上面提到的保险合同中最常出现的四种“人”,共同构成了保险合同的当事人和关系人,这些都是看懂保险合同的基础,只有懂了构成保险合同的主客体,才能进一步了解其他的保险条款,轻松看懂保险合同,远离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