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保险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少人看到别人买保险,一时冲动也跟风买了,结果过了段时间才发现根本不适合。那么,怎样投保才最正确呢?
1、明确自身负担能力,量力而行
我们都知道,如今很多家庭都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状况,除此之外还负担着房贷、车贷等经济压力,每一处都是开销,都需要仔细规划。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通过保险来承担未来风险,则需要明确计算出自身的负担能力。
首先,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目前的收支来详细计算出可以负担保费的金额。需要注意的是,在签订长期保险合同时,一定要预估一下保险合同有效期内(几年甚至几十年)自己的保费承担能力,而不是仅限于眼下需要缴纳的保费。其次,我们要综合评估自己的收入稳定来源,进而选择相应的保险产品以及缴费方式(期缴还是趸缴),避免将来因为收入不足、无法缴纳保费而退保的情况发生。
那么,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无法承担保费了,难道只能选择解除保险合同了吗?
虽然说要不要解除合同是我们的自由,一般情况下也不需要保险公司同意。但从维护自身利益出发,能不退保尽量不退,因为解除合同至少有三点可能对我们不利:一是失去了保险保障;二是解除合同退回的钱并不是所缴纳的保险费,保险公司已承担责任一段时间的保险费(纯保费)是要扣除的,保险公司为这份退保的合同所花费的费用(附加保费)也要扣除的;三是退保后再想重新投保,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比如年龄过大,一些险种就不能购买了,或者是保费要增加等等。
另外,如果真的到了缴纳不了保费的地步,除了退保,我们还有其他的选择,那就是变更为其他较为合适的险种。目前市场上不少保险公司提供保单转换功能的产品或者服务,如果我们想要减少保费支出,同时不希望降低保险的保障功能,是可以通过“保单转换”来调整保险计划。而且有的保险有宽限期,在宽限期内交费就可以了,有的保单有垫交保费的功能,可以选择保费自动垫交,但是等到手头富余时,别忘了去补交保费。可以通过这些方法来规避退保的损失。
2、明确自身需求,对症下药
需要重点强调的是,保险产品和其他商品不同,它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必须要求我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人生阶段来确定相应的产品。因此,投保前明确自身需求很重要。
第一,我们之所以想要给自己和家人买保险,无非是为了抵御风险。因此,分析和确定个人和家庭的风险和保障需求是购买保险的第一步。
第二,随着我们年龄的不断增长,我们的身体状况和经济状况都会不断发生着变化。因此在人身保险中,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保险需求。我们在选购保险产品时还要根据自己的所处的人生阶段来选择。比如年轻单身时期可以考虑意外风险保障和必要的医疗保障;有了家庭有了孩子,更多的要考虑孩子的生活;而年纪再大一点,在保险需求上对养老、健康、重大疾病的要求可能有所增加,同时应为将来的老年生活做好安排,存储一笔养老资金。
第三,货比三家选取其中最好的是我们挑选产品的基本原则。因此,在投保前,我们必须了解各种产品之间的特点和详细条款。目前市场上的保险产品较为丰富,我们可根据自己年龄和经济等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比较。
总之,买保险绝不是一件简单的小事,无论是投保前,还是投保后,我们都需要随时审视自身实际情况,配置符合自身需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