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人在年轻时觉得买保险还早,自己身体健康状况也不错,就想等到中老年再买保险,等你这么想,“迟了”!又或者即使买了保险,但更多情况是保费比保额高的现象。再就是有的朋友知道保险的重要性,但总是告诉自己再观察观察,然而等来等去,就错过了最佳投保时机。
那么问题来了:购买保险的最佳时机到底是什么时候?
“现在”这个时间点太空泛?没关系,看完北京电视台公布的一组数据你就知道买保险最牢靠的点就是在40岁之前还能买保险的每时每秒。
BTV新闻曾报道过,40岁癌症发病率较低,40岁后快速升高!从我国347家癌症登记中心数据来看,我国居民在40岁之前发病率处于较低水平,之后开始快速升高,80岁年龄组达到峰值。总体来说,我国肿瘤大病率每10万人口,有270人,所以买保险越早越好。
40岁前尽量把保险准备好,因为:
1、保险行业重大疾病的平均索赔年龄是42岁,这个年龄的人群正处在收入和事业的顶峰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高压期。
与此同时,在疾病的患病率上,根据前两年的数据显示,例如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0到34岁处于较低水平,40岁以后则呈现一个快速上升的趋势,几乎达到7.45倍。结合这两点,可见保险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
2、在免体检限额上,20岁的免体检限额通常是40岁以后的两倍,比如20岁时购买寿险的免体检限额是100万,而到了40岁就变成50万左右了;而20岁购买重疾险的免体检限额是50万,到了40岁就变成了30万,其中的变化非常显而易见;
3、在重大疾病保费上也有明显的区别。我们知道,影响保险费计算费率的其中一个因素是被保险人的年龄,当购买同样的保障时,投保年龄越小,所需的费用就越少,年龄越大,所需的费用就越多。比如同样是20万保额、缴费期限是20年,40岁的男性被保险人缴纳的保费基本是20岁的近2倍。
那么,40岁以前的保险要怎么配置呢?首先需要考虑基本的保障型险种: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再规划养老险项目。
1、重疾险是必备保障
重疾险的必要性,不说大家心里也有数,因为一旦患有重大疾病,经济损失巨大,大概会有哪些呢?治疗期的医疗费用、长期不能工作带来的收入损失、治疗结束后,康复阶段的各项花费......
从财务损失的角度来看,重疾对家庭的直接影响是:收入中断,支出不断(多人收入中断或减少,为康复不断增加医疗支出)。因此,在重疾险的配置上,应该包含疾病治疗费用+康复费用+收入补偿。那么多少合适呢?
目前重大疾病的平均治疗花费一般都在20万元以上,要想接受比较好的治疗,并且不对家庭的生活质量造成大的影响,保额建议在30-50万比较合适。
2、医疗险搭配重疾险,保障更完善
有了重疾险还不够,治疗时的医疗费用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如果提前备了一份医疗险,这些费用在治疗完毕后,是可以找保险公司报销的。
3、意外险不可缺少
意外险是所有人身保险的最基础部分,以小博大最实用,大家在选购保险时,一定不要忘记配置意外险。
如果已经做好了基础保障,在预算还充足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购买养老保险,提前规划自己的养老保障。当然了,养老险要量力而行,合理安排。根据个人和家庭的生活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定期调整商业保险险种和保额。
以往我们总认为重视健康,珍爱生命,那是老年人的事情。现如今名人也好、身边人也罢,再一次提醒我们,不论年轻还是年老,我们都要倍加珍爱健康,珍视生命!在步入不惑中年之前,是时候为自己准备好保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