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HIV=得了艾滋病?这三大谣言,可别再相信了!

感染HIV=得了艾滋病?这三大谣言,可别再相信了!
2020-05-18 11:48
保险理赔HIV艾滋病

如果说还有哪类疾病像癌症一样,令人条件反射地产生畏惧担忧,感染HIV一定是其中之一。

提起HIV,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可能就是艾滋病、绝症,除了谈“癌”色变,人们往往也会谈“艾”色变。

但是,我们需要明确一点:感染HIV≠艾滋病

HIV:本质上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是导致艾滋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潜伏8~9年,潜伏期无症状。

艾滋病:HIV病毒发展到晚期(常常>10年),产生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的表现,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也就是说,感染了HIV病毒并不代表就一定是已经患上了艾滋病,这应该是不少人需要纠正的一个观点。 

除此之外,人们对于艾滋病,还存在其它一些明显误区。

误区一:感染了HIV就没得治了

实际上,目前已经有许多方法可以对抗艾滋病病毒,短短三十多年间就有约30种抗逆转录药物可用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例如南非研发的一种新药TLD,不仅副作用小,抑制血液中的病毒见效也特别快。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报告表示,截至2019年中期,3790万艾滋病毒携带者中已有2450万可以获得治疗。今年3月,英国伦敦的一支团队更是宣布,全球第二例艾滋病患者成功治愈。

只要坚持合理治疗,HIV感染者的寿命也可以达到正常人的水平。

误区二:HIV病毒可通过各种途径传播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曾对一次接触行为的HIV传播概率进行统计,结果如下:

输血:92%,不规范的输血行为、输入来源不明的血制品、共用针具都极易传染。

性行为:其中异性性行为0.04-0.08%,同性性行为0.11-1.4%,同性传播概率更高。

血液传播和性传播是HIV最常见的两种传播途径,母婴传播途径目前在医学上已经可以做到母婴阻断。

拥抱握手等肢体接触、一同就餐,甚至飞沫、汗液都不会导致传染。

HIV病毒其实很脆弱,离开人体后几小时就会失去传染性,只要针对主要传播途径做好基本保护措施,基本上不用过于恐慌。

误区三:感染了HIV保险不会赔

重疾险为例,被保险人感染艾滋病病毒或患艾滋病通常会被列在重疾险的责任免除条款中。 

但实际上也有不少重疾险产品会对个别情况放宽,例如“器官移植导致HIV感染”、“输血导致HIV感染”及“特定职业导致HIV感染”。 

如意人生守护英雄版重疾险还专门设立了一项“特殊职业特定疾病感染保险金”,如果从事合同约定的职业,因意外伤害原因在其常规职业工作过程中遭遇外伤,或职业需要处理血液或其他体液时感染HIV,可获得150%保额的赔付,对职业特殊且感染风险高的人群非常友好。 

对艾滋病保障比较重视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一下这款重疾险

另外,医疗险理赔往往比重疾险更严格,大多数是不赔的;寿险赔不赔HIV感染导致的身故也要看具体的产品免责条款,但一般不会有特别约定。

小结

无论疾病轻重,患病总是一件不幸的事,这类危害性大的严重疾病更是需要引起重视,大家一方面要做好物理的防范措施,一方面也最好提前做好相关的保障配置,既是对自己,也是对家人负责。


手机APP
下载梧桐树APP
投保、理赔更快捷
客服热线
400-9955-788
意见反馈
2000元儿童
全保险方案
6000元成人
全保险方案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