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险是保障责任较为复杂的一个险种,也是我们在做家庭保险规划时预算份额较高的保险,在家庭保障体系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正确理解重疾险的保障内容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重疾险的保障责任是什么,在选择时需要重点关注哪些内容。
一、重疾险的概念
重疾险的全称是重大疾病保险,顾名思义,只要被保险人发生了合同中约定的疾病,达到理赔标准,保险公司就要按照合同中约定的赔付金额,一次性把钱赔给客户。重疾险属于给付型的保险产品,可以弥补被保险人因为疾病导致的收入损失。
二、重疾险的保障责任
1、重大疾病责任
银保监会统一规定了最高发的28种重疾,国内各家保险公司对这28种重大疾病的名称、定义、以及理赔标准几乎都是一致的。在这28种重疾之外,各家保险公司还可以在保障范围中,增加其他重大疾病。
2、轻症、中症责任
重疾范围内的疾病,在发展到晚期、重症的状态时,才能达到重大疾病的理赔标准。而这些疾病在前中期,或者症状还没那么严重时,被称为轻症、中症。现在市面上的重疾险大多会包含轻症、中症的额外保障责任。
轻症、中症的赔付次数是单独计算的,与重症的赔付是相对独立的。换句话说,发生轻症、中症赔付后,不会占用重疾险主要保障责任,也就是重症的理赔次数。
因此,我们在选择重疾险时,也需要考虑轻症、中症的保障范围,尽量包含一些高发轻症,例如极早期恶性病变、冠脉支架、不典型心梗、轻微脑中风等。
3、豁免责任
所谓豁免责任,就是指投保人达到合同约定的某些特定的情况(如身故、残疾、重疾或轻症疾病等),由保险公司获准,同意投保人可以不再缴纳后续保费,而保单仍然有效。为自己投保重疾险时,被保险人也就是投保人本人,选择豁免责任就显得比较重要了。
4、多次赔付责任
单次赔付的重疾险,在重疾发生后,会按保额全额赔付,赔付后合同就会结束。而如果增加了多次赔付责任,单次赔付后合同继续有效,后续如果发生其他重疾,还能再得到赔付,直到重疾赔付次数用完为止。
多次赔付主要分为两大类:分组多次赔付和不分组多次赔付。分组的意思就是,将几种重疾划为一组,如果理赔过一次后,第二次发生的重疾跟第一次的重疾在同一分组,不能再次理赔;而不分组,就是说两次重疾只要种类不同,就能得到两次赔付。但值得注意的是,多次赔付一般会有间隔等待期,也就是说两次重疾的发生需要有一定时间的间隔,如果在间隔等待期内发生第二次重疾,也是不能理赔的。在购买前一定要询问清楚。
5、特定重疾责任
不同人群会有自己独特的高发的疾病,例如儿童容易罹患白血病、重症手足口等疾病,男性容易患上前列腺癌、肺癌、胃癌等疾病,女性易患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疾病。一些重疾险里,会在28种重疾之外,再涵盖特定人群易发的疾病,因而,也会有特定重疾的保障责任。
综上,重疾险主要是用来保障患者的生活水平不会因为罹患重疾而大幅下降,其主要的保障责任包括重大疾病责任、轻症、中症责任、豁免责任、多次赔付责任、特定重疾责任等,在选择时要注意产品和自己的保障需求、实际情况是否匹配。